重庆丝足会所小编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些小知识,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,我们说说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对产后排便的影响。
产后2~5d属于便秘事件发生的一个高峰期阶段,产后便秘程度较为严重的时候,会对产妇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康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, 甚至还会对婴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造成不良影响,目前在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主张在围产期阶段采用缓泻剂、开塞露、人工通便、中药通便、针灸、推拿等多种方法对产妇进行干预,以达到有效预防产后发生便秘的目的。
为了使广大产妇在产后发生便秘事件的可能性降低,现代医学领域中主要采用缓泻剂、开塞露、肥皂栓、甘油低压灌肠、人工排便等方式对产妇进行干预,中医学主要对该类人群实施辨证治疗,或进行针灸推拿。临床上所应用的泻药都会产生的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剂量依赖性,而中医针灸治疗可以从根本上使产妇的肠蠕动速度加快,对产后便秘可以产生特效,但操作方法掌握的难度较大, 在围产期阶段对产妇实施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,可以有效促进产后排便功能的恢复。大肠募穴天枢主要具有宣通三焦气机、通腑泻浊的治疗功效, 水道、归来滋阴通便,足三里可以达到健脾益气的效果,对气血生化之源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,取大肠合穴上巨虚,主要意图在于“合治内腑”, 诸穴之间相伍应用,可以达到补气生血、滋阴通便的治疗功效。现代针刺治疗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, 对天枢、足三里两大穴位进行刺激,可以对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物电活动进行改善, 使胃肠蠕动速度加快。腹部按揉主要是靠操作者手掌的直接作用力,使产妇的胃肠管腔的形态发生改变,并不断的运动,按摩和按揉还可通过神经、经络的传导功能, 间接起到使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增强的效果。